服務熱線
400-115-2002
【編者按】這是2021“陶行中國”全國瓷磚衛(wèi)浴市場調查【重慶站】第1期:印象篇。由于此次調查時間緊、任務重,我們會將部分文章留到活動結束后再寫。更多信息、更多數據、更多人物、更多觀點、更多分析……將在后續(xù)一一寫成文章并發(fā)布,敬請期待!
5月13日,重慶發(fā)布《重慶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人口為32054159人,與2010年常住人口28846170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相比增加了3207989人。
在這個3200萬+人口的超級城市,瓷磚市場處于一種怎樣的狀態(tài)呢?
自5月25日下午抵達重慶之后,中國陶瓷網2021“陶行中國”全國瓷磚衛(wèi)浴市場調查小組(以下簡稱“‘陶行中國’調查小組”)馬不停蹄地走訪家居賣場、整裝公司和采訪瓷磚品牌經銷商,力圖呈現一個真實的瓷磚市場。
01
各層次品牌各得其所
據“陶行中國”調查小組不完全統(tǒng)計,重慶規(guī)模以上建材市場(涉及瓷磚的)數量為20家左右。其中,高端市場有紅星美凱龍江北店、紅星美凱龍·至尊MALL(渝北店)、紅星美凱龍南坪店、紅星美凱龍茶園店、紅星美凱龍二郎店,居然之家金源店、居然之家聚信店、居然之家園博園店、居然之家二郎店、居然之家渡口店,富森美·聚信美家居1號店;中低端市場有新八益建材家居廣場、建瑪特裝飾城江北店、建瑪特江北旗艦店、建瑪特南坪店、馬家?guī)r建材市場、龍溪建材精品裝飾城等。
在重慶瓷磚市場,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是瓷磚品牌的必爭之地,二者入駐的瓷磚品牌數量和人氣均比富森美表現更好,但三者大體上仍屬于一個級別,堪稱三足鼎立;成都瓷磚市場與此正好相反,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入駐的瓷磚品牌數量和人氣則明顯被富森美強壓一頭,前兩者和后者地位懸殊。而在瓷磚品牌層次上,重慶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和富森美均既有頭部品牌入駐,又有腰部甚至是尾部品牌入駐;成都只有富森美同時有頭部、腰部和尾部品牌入駐,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則早已不見腰部尾部品牌蹤影,就連頭部品牌也寥寥無幾。
從建材市場分布和瓷磚品牌入駐的情況來看,重慶瓷磚市場仍然存在較大的生存空間,無論是頭部還是腰部、尾部品牌均能各得其所,獲得相應的發(fā)展空間。當然,這只是相對成都瓷磚市場而言。與以往相比,頭部品牌在重慶的集中度漸漸上升,腰部、尾部品牌在重慶的市場份額則在慢慢萎縮;但仍有個別腰部品牌具有抗衡頭部品牌的實力和業(yè)績,不像在成都瓷磚市場頭部品牌吊打腰部品牌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一位瓷磚經銷商告訴“陶行中國”調查小組:重慶曾經有六七十個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瓷磚經銷商,他們當中有代理頭部品牌的,也有代理腰部品牌的;經過近幾年的市場變化,這些規(guī)模較大的經銷商現在只剩下15個左右,他們當中大多數代理的都是頭部品牌,只有少數代理腰部品牌。從前很多代理腰部品牌的經銷商則因為實力不濟而逐漸淪落為頭部品牌的分銷或者被淘汰出局。
02
零售渠道依然強大
“陶行中國”調查小組了解到,重慶的精裝房比例很低,與成都的精裝房比例極高形成鮮明對比。至于重慶的精裝房比例到底是多少,幾位接受采訪的瓷磚經銷商中,有人認為是30%或40%左右,也有人認為是10%左右,總之遠低于成都。
因此,在重慶瓷磚市場,精裝房工程渠道對其他銷售渠道影響不大,經銷商在門店、小區(qū)、異業(yè)聯盟、設計師、活動、互聯網社群、基裝、整裝等廣泛意義上的零售渠道上仍然大有可為。他們一般都會兼顧各種渠道,同時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渠道。這種多渠道經營而又各具優(yōu)勢的競爭局面,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而在重慶瓷磚市場的各種零售渠道中,尤以整裝渠道發(fā)展最為迅猛,使得整裝公司份額增加,而基裝公司份額減小。近年來,已經成為風口的整裝在當地可以說是一片繁榮,不僅樂尚、唐卡、佳天下、美的家等本地整裝公司發(fā)展得非常好,連很多外地整裝公司也紛紛入駐,搶占重慶裝修市場。
在此背景下,無論是頭部還是腰部瓷磚品牌的經銷商都必須重視整裝市場,并想方設法打通自己的整裝渠道,放棄整裝渠道就等于放棄生存之路。從實際情況來看,頭部品牌和腰部品牌在整裝公司同臺競爭已經成為重慶瓷磚市場的普遍現象。這也從側面證明了非頭部品牌在重慶還有上升的空間和機會,至少比在成都的情況好得多。
03
成品化交付是趨勢也有阻力
隨著瓷磚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鋪貼服務即成品化交付越來越成為各品牌和經銷商打造差異化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比如,在“陶行中國”調查小組(以前叫“‘終端調研’小組”)2019年底走訪過的濟南瓷磚市場,鋪貼服務幾乎成為了當地經銷商打造品牌競爭力和口碑的標配。
按理說,重慶的瓷磚經銷商同樣該重視鋪貼服務,尤其是想要賣好大規(guī)格瓷磚(陶瓷大板)和真正將巖板推向市場的經銷商更應如此。幾位接受采訪的瓷磚經銷商告訴“陶行中國”調查小組,其實他們也想組建自己的施工團隊,以助力陶瓷大板銷售,并為巖板銷售落地做好準備。但是,重慶瓷磚市場情況特殊,家裝渠道過于強大,如果瓷磚經銷商推行包鋪貼服務,相當于搶基裝公司、整裝公司的飯碗,而一旦真的這樣做,勢必會影響經銷商和基裝公司、整裝公司的合作。
然而,成品化交付畢竟已是大勢所趨。如何順應趨勢,提前布局,打造成品化交付模式,成為重慶瓷磚經銷商始終無法回避的問題。
04
部分品牌區(qū)域保護嚴重不力
“陶行中國”調查小組發(fā)現,重慶瓷磚市場存在同一品牌在同一區(qū)域同時擁有多個經銷商的亂象,某些公認的大品牌也不例外。比如居然之家園博園店有一個某品牌的專賣店,隔壁的西部建材城有兩個該品牌的專賣店,居然之家聚信店和龍溪建材精品裝飾城各有一個該品牌的專賣店,而這些專賣店卻屬于不同的經銷商。
幾位接受采訪的瓷磚經銷商證實了這種亂象。他們認為,有些大品牌在重慶頗具影響力,本來可以經營得更好,但因為區(qū)域經銷權管理混亂,缺乏統(tǒng)一規(guī)劃,經常隨意更換經銷商,錯失了發(fā)展的大好機會。
由此可見,瓷磚品牌除了要做好產品、做好營銷、做好營銷,還要做好區(qū)域經銷權的保護,否則不僅會連累經銷商,還將影響品牌形象,并錯失發(fā)展良機。
05
巖板認知和接受度有待提高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說巖板在重慶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不高,是相對成都而言。以巖板加工廠數量為例,多位成都瓷磚經銷商比較肯定地表示當地專業(yè)巖板加工廠數量已經達到二三十家,“陶行中國”調查小組了解到的情況是擁有巖板加工能力的加工廠多達上百家(含石材和玻璃加工廠等);而不少重慶瓷磚經銷商則認為當地專業(yè)巖板加工廠數量不多,有人說只有兩三家,有人說不到10家,更多的人說不了解。重慶瓷磚經銷商的看法相差甚大,間接體現了巖板在當地的認知和接受程度。
為什么巖板在重慶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不如成都?這一定與經濟、社會等因素密切相關,從側面反映出重慶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程度(不談經濟總量,重慶GDP大大高于成都)以及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要稍遜于成都。當然,這還可能與文化、地理等因素有關。一位瓷磚經銷商告訴“陶行中國”調查小組,重慶是一個山城,住宅所在的地方往往地形復雜,山高路陡,吊車進去實為不易,人工搬運著實吃力,大大增加了大規(guī)格瓷磚和巖板裝卸、運輸和搬運的難度。
如果情況真如這位經銷商所說,倒真是會對巖板在重慶的發(fā)展造成不小的阻力。對此,準備將巖板全面推向當地家裝市場的瓷磚品牌和經銷商要予以高度重視,想辦法解決。
06
瓷片市場不斷萎縮
近年來,在中板和地磚上墻潮流的沖擊下,瓷片市場不斷萎縮,有不少行業(yè)人士甚至認為瓷片將會被中板和地磚取代。這一現象在重慶瓷磚市場尤為明顯。
一位瓷磚經銷商告訴“陶行中國”調查小組,他經營的是一個佛山品牌,它生產的瓷片不是優(yōu)勢產品,花色缺乏競爭力,在四川夾江瓷磚品牌的中板產品沖擊下更加賣不動。
面對中板和地磚的夾擊,如何提升瓷片的價值,是主營瓷片的建陶企業(y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07
山寨品牌成為現象級問題
在重慶瓷磚市場,“陶行中國”調查小組發(fā)現了一個觸目驚心的亂象——大量瓷磚品牌“碰瓷”知名瓷磚品牌,在品牌命名上大打擦邊球。
簡一之×大理石、冠軍之×瓷磚、冠軍×世瓷磚、冠軍印×陶瓷、金牌之×瓷磚、伊×莎白瓷磚、蜜蜂×家瓷磚、宏宇×家瓷磚……那么多知名瓷磚品牌名稱的核心字眼,被這些“山寨”瓷磚品牌堂而皇之地侵權使用。據說,其中不少品牌還成功注冊了商標,而經營它們的經銷商大賺其錢的還不在少數。
建陶行業(yè)“山寨”亂象,誰來整治?瓷磚品牌知識產權保護,任重道遠!
- END -
您可能喜歡:
繼續(xù)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
沒有更多評論內容了